内部审计在发现问题时不放过,是为了履行职责、预防风险、提高效率和效益以及确保法规合规。这有助于组织的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营。
现实情况是错综复杂的,要彻底了解现状并不容易。对于内部审计而言,首要任务是发现问题。那么,这件事情是否存在问题呢?必须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明确结论,确保程序合法、事实清楚、数据准确、定性合理。从程序到实质、从形式到内容,要求还原事实的真实面貌和真相。没有标准,就无法进行准确评判。标准被视为判断对错的尺度。要了解现状,就需要寻找适用的标准,并对这些标准进行分析,确保其健全和合理性。在明确标准后,再对实际情况的执行问题进行衡量和评判。如果找不到相关的管理标准,可以按照一般的管理原则和最佳实践进行评判,并在整改实施的过程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问题的发生通常会产生一定的后果,我们需要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式评估问题事件或事物所可能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程度。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对问题的后果进行评估,比如公司遭受的损失、对企业风气的影响等。这是履行审计责任的前提,并且可以通过此方式提高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重视程度。堵塞漏洞、预防未然,这是内部审计的责任所在。审计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深入追溯设计、制度、管理等方面的根本性问题、主要原因和根源。通过查明原因,相当于找到了导致某种结果或引发某种事件的条件,这是寻找解决措施的前提。审计不仅要指出问题,还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追究责任人。尽管说我们应该针对事情本身而非个人,但对于失职或触犯底线的行为,必须追究责任人,以体现权责相统一的理念。同时,公司员工在教育方面是否尽责也需要被追究。只有通过"惩前"才能"毖后",只有通过"治病"才能"救人",只有落实责任,才能向大众展示权威并赢得信服。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能放过,制定了整改措施但未予以落实也不能放过!我们应该始终跟踪审计整改的实施情况,提高审计整改的力度。逐一进行整改,逐项进行落实,确保改进措施能够立即见效,真正得以实施。这样可以避免年复一年地出现相同的审计问题,通过跟踪审计来促使整改措施真正有效地得以贯彻落实。